桂花公園項目定位於自然、生態、韻味的設計風格,結合桂花文化景觀的內涵與特色,營造不同的特色景觀。通過優美的地形和色彩豐富的植物配置,營造亮點和特色景觀。
遵循適地適樹、以桂花當地主要植物,色彩搭配的原則。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植物為主,樹冠寬闊蔭濃,達到遮陰的效果。各種健康生態的喬木、灌木、地被配置,突出健康生態,綠化活力的主體景觀。
北入口主要以桂花為主,營造芳桂迎賓的景觀。主園路兩側有主幹渾圓挺直、層層分明有序的小葉纜仁和夏季滿樹盛花的黃瑾以及樹冠大廣、樹形美觀的南洋楹等喬木。園區內行人道桂樹成蔭,紫荊或紫紅或粉紅,茉莉飄香。旱溪主要布置了各種適合濕地生長的植物,在意境上營造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 的景觀,枯水季,露出來天然原石景觀。雨季,可作為河床收集雨水,防水,水旱兩便。逸園融合客家文化和園林文化,采用障景的手法,是景象產生分割與過渡,達到場景的轉換空間。同時布置各戶外健身器材和休閑座椅,身安逸樂。 鶴蘭環抱,相偎相依。蘭桂廳位於公園第一高度階梯,是公園建築麵積最大的單體建築物,是新中式手法的完美運用,氣勢澎魄雄偉。與“一河兩岸”相望,可聞滔波拍岸,觀溪水潺流,嗅桂花飄香。此曰:“河邊一笑,十裏清香”。朝陽草坡 朝陽夕下一碧無際的草坡,青草點點,晚風拂過。英雄樹,或一樹橙紅,或綠葉成蔭,或枝葉蕭瑟,或禿枝寒樹。塑造了一個親近大自然的嬉戲空間。聞樨軒運用了對景、點景、借景的設計手法,著力營造一個休閑觀景區,這裏階前蘭桂齊放,廳中棲霞守望,堂上錦葉並茂。